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,随着盛夏的来临,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吃羊肉、喝羊汤的习俗,人们称之为“伏羊”。俗话说:“伏羊一碗汤,不用医药方”,这一传统习俗意在“以热制热”,希望借由排汗排毒,度过炎炎夏日。
然而,很多人因为怕羊肉的腥膻味而不愿品尝。其实,炖羊肉时,只要学会做减法,调料用得越少越好。只需牢记炖羊汤的万能公式:“2放4不放”,就能保证炖出的羊汤不膻不腥,香味浓醇,汤色如牛奶,肉质鲜嫩多汁。
“二放”指的是白芷和羊油。白芷是香料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员,能祛腥燥味,同时不破坏羊汤和羊肉的原味,使肉质鲜嫩的同时羊汤香浓味美。羊油则是炖羊汤的关键,为汤品增香。
“四不放”则是指葱、姜、料酒和大料。因为葱不耐炖,炖久了会使汤变浑;姜性热,与羊肉同煮会使身体燥热;料酒炖汤时若挥发不出去,反而会压制羊汤的鲜味;而俗语说:“羊不料,猪不椒”,炖羊肉不放大料,是国人长期摸索出的经验。
羊肉汤的具体做法如下:首先,将羊骨和羊肉分别浸泡,并多次换水去除血水。然后,将羊骨凉水下锅,撇去血沫后加入白芷,待汤微微发白时加入羊油,使汤品更加香浓。接着,将控干水分的羊肉放入浓白的羊汤中,继续撇去血沫后转为小火炖煮,直至羊肉用筷子轻轻一扎即烂。最后,只需在碗中加盐,撒上葱花、香菜、蒜黄、洋葱丝,即可享用美味的羊肉汤。
记住“2放4不放”的公式,这样炖出的羊肉鲜嫩,羊汤鲜美可口,味道极佳。如果有老人和孩子,不妨也试试这种方法,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。